主体责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责任:指个人或组织在行政活动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以及因违反这些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 民事责任:指个人或组织在民事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以及因不履行这些义务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3. 刑事责任:指个人或组织在刑事活动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以及因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
在企业层面,主体责任可能包括:
1. 物质保障责任:确保企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依法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 资金投入责任: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确保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保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资金。
3.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助理工程师。
4. 规章制度制定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5. 教育培训责任: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取得相关上岗资格证书。
6. 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检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监控重大危险源,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7. 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责任: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这些责任旨在确保企业或个人在从事各类活动时遵守法律法规,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