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被称为“重阳”的原因主要与《易经》中的“阳爻为九”有关。在《易经》中,“六”被定为阴数,而“九”被定为阳数,并且是阳数的极数,象征着天的高远为“九重”。因此,“九”被称为“老阳”或“极阳”。当两个阳数“九”重合时,即“九九”,古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象征着吉祥和长寿。
此外,重阳节在农历的日期是九月初九,这一天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此也被称为“重九”。由于“九”在数字中是最大的数,并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重阳”还寓意着长久和长寿。
重阳节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除了传统的庆祝活动和习俗,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现代还赋予了敬老尊老的新含义,即每年的重阳节也被定为“老人节”或“敬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