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销坏账是企业会计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进行账面处理。以下是核销坏账的基本步骤和会计处理方法:
核销坏账的基本步骤:
分析坏账情况
评估账款的总额、欠款发生时间、是否存在呆滞账款等。
准备凭证
根据坏账总额准备相应的凭证,区分不同付款方式的账款。
录入账簿
根据凭证将坏账数据录入总账和明细账。
核销管理
定期跟踪坏账进展,对长期未回收的坏账采取补偿措施。
核算坏账金额
确定最终核销的金额。
封存凭证文件
决策并封存坏账凭证文件以备将来查阅。
会计处理方法:
直接转销法
当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冲销应收款项。
会计分录: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应收账款等。
备抵法
先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建立坏账准备。
当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
会计分录:
计提坏账准备: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
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等。
收回已确认的坏账:借:应收账款等,贷:坏账准备。
审批流程:
责任部门报告
提出坏账损失原因和事实,初步提出核销金额及处理意见。
内部审批
各部门提供信息,供领导决策。
内部审计、法务、财务等部门提供必要信息。
高层决策
提交经理办公会、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定。
账务处理
财务部门根据审批意见做出账务处理,并登记备查簿。
注意事项:
核销坏账应遵循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
坏账损失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核销后,应持续监控可能回收的款项,并在必要时进行转销处理。
请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当地会计及税法规定进行操作,并确保所有步骤和记录符合相关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