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面试考生的主要目的包括:
了解生源情况:
导师通过面试可以了解考生的知识水平、研究方向和意向,以便于进行后期的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
评估学生能力:
面试过程中,导师会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个人特质(如应变能力、科研素质、创新能力、抗压能力)、语言表达、团队协作和逻辑思维等。
确定研究方向:
导师可能会询问学生的家境,以初步确定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是否适合从事科研工作,以及是否能够安心投入研究。
实现一对一帮扶:
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可以帮助导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如实习机会和奖学金等。
建立师生联系:
面试也是导师与学生建立联系的过程,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目标,为将来的指导关系打下基础。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面试有助于招生委员会和导师了解申请者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对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非常重要。
导师在面试时会提出的问题通常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确定他们是否适合加入导师的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