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评定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抗压强度
评定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
评定时通常以设计龄期的抗压强度为准,并根据不同强度等级按月评定。
样本容量小于10组时,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样本容量大于等于10组时,采用统计方法评定。
抗折强度
反映混凝土在受到弯曲作用时的抵抗能力。
评定时需要根据工程具体要求确定相应标准。
抗渗性能
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其防止水分渗透的能力。
评定时需要根据工程具体要求确定相应标准。
耐久性能
反映混凝土抵抗外界环境侵蚀的能力。
评估方法包括电通量测试、抗冻性测试、抗硫酸盐侵蚀测试等。
外观质量
反映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均匀性以及是否有裂缝和疏松现象。
工作性 (和易性):
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坍落度、扩展度、棍度、含砂情况、保水性和粘聚性。
评定原则
评定应以设计强度保证率和强度的均匀性为主要标准。
抗冻等级和抗渗等级也是水工混凝土质量评定的主要指标。
评定方法
包括统计方法评定和非统计方法评定。
统计方法评定基于样本容量的大小,采用标准差已知的统计方法或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
评定标准
评定样本容量小于10组时,强度应同时满足mfcu≥1.15fcu,k,fcu,min≥0.95fcu,k的要求。
评定样本容量大于等于10组时,强度应符合Mfcu -λ1Sfcu≥0.9 fcu,k,fcu,min≥λ2 fcu,k的要求。
其他注意事项
评定时通常按相同强度相同分部来评定,如基础垫层、基础、主体、地面等。
如果主体中有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则必须分开评定。
评定时还应考虑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确保混凝土易于施工。
评定混凝土质量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原则进行,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