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能够成为皇帝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继承人选有限: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中,除了李治,其他儿子如李承乾、李泰等因为各自的问题,如不学无术、个性锋芒太甚或对皇位有威胁,被排除在继承人选之外。
政治考量: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兄弟间的流血冲突,选择了性格较为仁孝、不具威胁性的李治作为继承人。
政治力量的支持: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哥,同时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在朝中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他支持李治,对李治的登基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治的资质:
尽管李治有时被描述为平庸,但他不甘于平庸,并在有限的权力范围内做出了利国利民的事情,如修订律法和重视科举选材。
稳定朝局的需要:
李世民为了保持朝局的稳定,避免再次发生兄弟相争的悲剧,最终选择了李治作为太子,并让他继位为帝。
李治的仁孝形象:
李治的仁孝形象也是他被立为太子的原因之一,大臣们普遍认为他适合成为皇帝,能够善待兄弟。
综合以上因素,李治的登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他个人的资质,也有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他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