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承诺保底
私募基金向出资人提供保底资金,并设定一个底线。
如果基金净值跌破这个底线,操作将自动终止,且保底资金不退回。
接收账号
客户将投资账号交给私募基金进行管理。
如果基金净值跌破约定的亏损比例(如10%-30%),客户有权自动终止合约。
对于盈利部分,超过约定百分比(如10%)以上的收益,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公司式私募基金
具备完整的公司架构,运作正式规范。
投资者通过投资公司进行投资,资金由资金管理人管理,并收取管理费和效益激励费。
契约式私募基金
结构简单,通常由证券公司作为管理人,银行作为托管人。
封闭运行期结束后,根据产品设置方案进行分红和退出。
PE(私募股权基金)
投资于多个项目,分为募资、投资、管理和退出四个环节。
募资阶段通过不同渠道向投资者发售基金单位。
封闭运行期结束后,根据产品设置方案进行分红和退出。
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并购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于新兴或快速成长的公司,期望通过上市、兼并等方式退出并取得回报。
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扩张阶段企业的未上市股权,不以控股为目标。
并购投资基金投资于扩展期的企业,参与管理层收购。
私募基金通常不向公众广泛宣传,其参与者多为与基金管理者有直接联系或通过“可靠消息”得知投资信息的高净值个人或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私募基金的运作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并向投资者充分披露基金运作、资产负债、收益分配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