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行为在法律上通常被视为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合同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民事法律后果
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之间签订的挂靠协议无效,双方应分别承担过错责任。
如果挂靠行为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挂靠人和被挂靠人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挂靠人有权向工程发包人(建设方)与被挂靠人(转包方)主张工程款。
行政责任
根据《建筑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可能会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甚至可能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吊销资质证书。
刑事责任
如果挂靠行为触犯了刑法,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等犯罪,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如果涉及行政许可的非法转让或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需要许可的活动,也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法律后果可能因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