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碳化是一种化学腐蚀过程,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环境因素
空气中CO2气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如Ca(OH)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如CaCO3)和水,导致混凝土碱性降低。
湿度和温度条件也会影响碳化速度,通常在干燥和饱和水条件下,碳化反应会减慢或停止。
材料因素
水泥品种:不同类型的水泥含有不同的矿物成分,其活性和对混凝土强度及碱性的影响也不同。
水泥用量: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碱含量,从而提高抗碳化性能。
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密实度降低,CO2渗透性增大,导致碳化速度加快。
外加剂和混合材:活性掺合料的添加可能会加速混凝土的碳化过程。
施工因素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包括振捣、养护等,也会影响其密实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进而影响碳化速度。
混凝土碳化会导致混凝土失去碱性,当碳化超过保护层厚度时,钢筋容易发生锈蚀,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因此,控制好混凝土碳化的因素对保证混凝土结构长期稳定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