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是由美国课程理论家爱德华·W·艾斯纳(E.W. Eisner)提出的一种课程目标叙写方式。它强调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表现,旨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发展。表现性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展现的首创性反应和创造性思维,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具体结果。
个性化和创造性:
表现性目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进行学习和探索。
过程导向:
它侧重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而不仅仅是最终的学习成果。
开放性结果:
与规定性的目标不同,表现性目标不设定具体的学习成果,而是描述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情境和任务。
过程性评价: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更多地考虑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创造性表现。
例如,在游玩动物园并讨论其中的趣味这一活动中,表现性目标关注的是学生在讨论中展现的创造性和个性,而不是他们具体说了什么内容。
表现性目标体现了对教育人文主义追求,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