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多种健康益处。根据化学结构和功能,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别:
黄酮和黄酮醇
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数量最多,尤其是黄酮醇。
黄烷酮和黄烷酮醇
二氢黄酮类,结构中C环C2-C3位双键被饱和。
异黄酮和二氢异黄酮
具有3-苯基色原酮基本骨架的化合物,B环位置连接不同。
查耳酮和二氢查耳酮
C环未成环的化合物,与黄酮和黄酮醇存在互变异构关系。
橙酮(aurone)
C环分出一个碳原子变成五元环的化合物。
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
离子形式的色原烯衍生物,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叶、茎等部位。
黄烷-3,4二醇类(flavan-3,4-diols)
如儿茶素(catechin)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双苯吡酮类(xanthones)
结构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形成黄色色素。
双黄酮(biflavonoids)
由两个黄酮分子通过C-C键或C-O-C键聚合而成的二聚物。
其他黄酮类
包括榕碱及异榕碱等生物碱型黄酮,结构较为复杂。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或碳糖基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态即苷元的形式存在。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人体健康有多方面的益处,如抗氧化、抗炎、抗癌、保护心血管和神经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