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被称为“陈思王”的原因是因为他生前被封为陈王,而去世后得到的谥号是“思”。在古代中国,谥号是对死去的重要人物的一种评价性称号,通常由后人根据其生前的行为和成就来决定。曹植的谥号“思”中,“思”字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但在此处指的是曹植生前虽有才华,但生前未能登上王位,并且在争夺王位失败后有所追悔。因此,“陈思王”这个称号既反映了曹植的封号,也隐含了对他生前未能成就帝业的遗憾。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父亲曹操和兄长曹丕一起被称为“三曹”,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非常高,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等。